当前位置:首页-热点项目
现代与历史交错,水乡中感受发展——地名文化进社区活动·横沥
发布时间:2023-03-24 浏览次数:
三月,正是木棉花盛开的时节。花红似火,蕊红如焰,尽情绽放,走在南沙的老巷子里,可以感受到这里沉淀了几百年的历史文化。横沥一个百年古镇,你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?
南沙区民政局在开展全国“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”试点工作的路上,探索出“乡村文化+社区”的模式,将地名文化融入社区,形成乡村地名试点特有的宣传推广模式。在南沙区民政局的指导下,南沙时间银行积极发挥平台支撑作用,联同横沥镇综合保障中心、横沥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(教文体组)、横沥镇社工站、南沙区社区学院,以水乡文化体验为主题,于2023年3月19日,组织横沥镇社区居民与来穗人员开展“水乡文化体验之旅”暨“非遗文化展演”地名文化进社区活动,以宣传横沥镇的地名文化,并通过活动让社区居民与来穗人员认识南沙时间银行平台,了解南沙时间银行平台的社区服务功能。
地名文化进社区
横沥镇

横沥镇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,珠江的几条水道,将该镇分割成了三大部分,即横沥岛、灵山岛、下横沥片。横沥岛北有上横沥水道,南有下横沥水道,横沥镇便因此而得名。
横沥镇由“一岛两陆”组成,勤劳、纯朴、厚德的横沥人,在肥沃的土地上建有优质高产的水果、甜玉米、蔬菜种植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,使横沥满载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。民谣云“春鱼秋鲤夏三坭,冷鲚热鲈,四季龙利、生鱼吸水,笋壳出世、生鱼无死日,塘虱无出冲”。
活动当天,参加人员及工作人员第一站来到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——横沥镇“新兴四方楼”。该楼位于新兴村,且炮楼外墙形状为四方形,故而得名“新兴四方楼”。四方楼于1938年建成,占地面积39.97平方米。该楼为沙田时期所建的中华民国防海盗设施,为研究民国碉堡建筑防御性提供了参考价值。在讲解的过程中,参与人员都听得十分入迷,纷纷表示想进一步了解新兴四方楼。
接着,工作人员带领大家观赏横沥镇特色文化,现场观看当地特色文化“咸水歌”对唱、粤剧、本土舞蹈队、曲艺社等表演;其中咸水歌覆盖了疍家人的沟通、恋爱、婚嫁、丧事、娱事等日常生活方面,是疍家人情感寄托的重要形式,现场即兴演唱,俗称“爆肚”,成为民间口头文学;其他的粤剧、舞蹈、以及曲艺表演也十分精彩,包含着浓厚的横沥文化特色,参与人员表示通过观看这些表演,更加深入了解了横沥的地名文化意义。
在乘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过程中,工作人员介绍横沥镇本土其他特色文化,例如冯马古庙传说、冯马姓氏由来、龙舟、水乡婚礼;以及介绍本地特色名优农产品。

最后一站来到横沥镇新兴村种植基地,现场采摘本土特色名优农产品,包括甜玉米、甘蔗、番石榴、番茄、粉葛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在采摘过程中认识横沥镇的特色农产品,看着满园的硕果,参与人员感受到了横沥镇的物产丰富,对其农产品种植产业有了更深刻的印象。
参与人员对本次活动满满的好评,“感谢南沙时间银行和众多机构组织的这场活动,活动非常有趣和有意义,能一起出游,感受横沥的水乡文化,还能通过活动了解一些社区服务,希望以后有机会做活动的志愿者,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横沥的地名文化历史,感受这里的风物人情。”